当前全国多地血液库存难以满足临床用血需求。为了缓解血源紧张局势和用血难的问题,湖北省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以下简称“亚心医院”)采取开源节流举措,一方面加大亚心爱心献血屋日采血量,积极动员患者亲友参加无偿献血;另一方面加强患者血液保护,采取多种措施减少患者失血,减少异体血输注,保证手术安全。
亚心医院积极动员患者亲友参加无偿献血
血库吃紧 遭遇供血紧张
据了解,要想满足武汉全市临床用血,需要日献血约1000人次。然而从2022年12月中旬开始,全市连续多日献血人数不足百人,血液库存全面告急,不少医疗机构面临非紧急手术延期的局面。
“以往面对血源紧张,因为我们有自己的献血屋,所以受影响不大。但最近血库供需严重失衡,我们每天只能根据现有的血液库存,斟酌安排第二天的手术,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手术患者用血。”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输血科主任陶翠华坦言,现阶段,各地均出现血液库存告急的情况,血液供应总体调配空间小,临床用血全面保障十分困难。在这种特殊时期,只能靠大家一起想办法,共渡难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15条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所以,近期临床输血前或手术前,医生动员引导患者亲友参与献血。
开源:积极动员患者亲友献血
为确保急危重症患者手术如期开展,缓解临床用血紧张,亚心医院自2022年12月23日起,积极动员患者亲友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陶翠华表示:“《献血法》里面是提倡患者亲友献血的,属于自愿原则。在血液短缺的形式下,这也是我们的无奈之举。”
倡议发出后,立刻得到了患者亲友的积极响应。医院献血屋的接待人数明显增加。“从12月26日开始,献血屋的日采血量已恢复到了近6000毫升的水平,基本可以满足手术备血和急危重症患者的输血需求。”更令陶翠华感动的是,为了保证亲人手术的用血需要,不少家属还鼓动身边的朋友一起献血。
倡议发出后,献血屋的接待人数明显增加
医护人员为献血者做手指检测
节流:多管齐下节省血液资源
和其他疾病手术相比,心脏手术难度大、耗时长,体外循环时间也长,需要的备血量较多。为此,亚心医院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期间,始终采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包括自体血液回收技术、优化体外循环系统、实行无血手术等。如今,为了缓解血源紧张,除了动员患者家属参加无偿献血外,医院也强化了血液保护的各项技术。
亚心医院体外循环科主任、ECMO中心主任刘燕介绍,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是从切皮开始,把术中出的每一滴血都进行回收,再经过专门的设备洗涤后回输给患者,减少异体血的输入,达到节约血源的目的。据悉,亚心医院建院之初就引入了该技术。
自体血液回收机正在工作中
优化体外循环系统主要通过缩短体外循环管道,降低血液稀释,减少对血源的需求。在停止体外循环后,再运用改良超滤技术使现有已经很稀释的血再浓缩,回输给患者,提高患者红细胞数量,提升血氧能力。
无血手术则是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之一,既能节省血液资源,又能减少输血可能带来的感染风险和术后并发症,达到不输异体血的目的,适用于各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技术创新是实现无血手术的重要支撑,如微创搭桥、支架植入、TAVR手术等微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减少创伤和术中出血,还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据悉,无血手术现已占亚心医院所有心脏手术的60%~70%。
“血液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举措,不仅需要手术前后各环节对血液的一体化管理,还需要各科室团队的协同配合。”刘燕介绍,外科术者手术操作时,既要精准到位、减少失血,又要做到止血彻底;麻醉科要控制性降压,避免患者血压过高导致出血;体外循环科则要加强围术期的血液管理,争取不浪费每一滴血,真正做到“节流”。
文图:吕惠 宋蒙
编辑:张方飞 朱永基
审核: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