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86950","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宁波市中医院首届中医药文化节开幕","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2-11-11 16:52:28","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image/20221104112555_87638.png"}

  11月1日,浙江省宁波市中医药促进健康行动·宁波市中医院首届中医药文化节在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启动。该文化节旨在通过一系列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广及应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持续提高公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活动由宁波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钟光辉主持


  宁波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徐军表示,以中医药文化为代表的膏方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中医药具有补虚扶弱、抗衰延年、改善亚健康状态、防病治病的功效。中医理论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冬季节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较好季节,秋冬进补,尤以膏方为佳。



  此次膏方文化宣传季,该院遴选了50余名中医药专家,包括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宁波市名中医和各个学科副高职称以上的资深专家,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肿瘤科、皮肤科、眼科等多个特色专科,以满足广大市民“治未病,调已病”的养生保健需要。



  宁波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崔云表示,此次以膏方制作、中医药文创产品、茶饮、药膳体验、中医药文化、科普、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为载体的文化节,标志着宁波市中医药促进健康行动、中医药文化科普进入了新阶段。



  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应黎明希望,宁波市中医院要做好中医医疗与保健,中医药服务和中医药文化传承以及硬件条件升级与服务内涵深化三方面结合。

  活动现场,5位名中医进行膏方义诊,另有膏方制作以及中药文创产品的展示,中医药茶饮和药膳品尝、八段锦表演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氏儿科”推出了“元气蛋”,供现场嘉宾品尝。该“元气蛋”由人参、灵芝、黄芪、红枣、肉桂等20多种中药材熬制6小时而成。



  启动仪式上,宁波市慈善总会杏林春暖慈善基金启动,宁波市中医院与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与老年大学成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与宁波市海曙赫威斯学校组成医校家社协同体。




  文图:陈君艳
  编辑:张方飞 朱永基
  审核: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