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86798","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简阳市人民医院:10年步履不停,当好县域卫生健康守门人","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2-10-24 09:53:51","condition":"来源:健康报网","thumb": "image/20221024095513_29634.jpg"}
“要推动县级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强化党委领导在医院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
  “要推动县级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强化党委领导在医院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因此必须建立起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发展方向,狠抓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最终以患者满不满意、员工满不满意、社会满不满意、行业满不满意来检验医院发展成效。这也是我院10年来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益民说。


朝气蓬勃的医护人员队伍


  作为中国西部首家县级三级甲等医院,简阳市人民医院经过80多年的积淀,已在区域周边形成了“人有专长、科有特色、院有影响”的发展格局和“大道至简、医者仁心”的新时代品牌形象。医院始终以加强党建工作为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把发挥党委在医院发展中的领导作用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医院公益性质,确立了建设成为“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医院”的目标;以创建省级以上重点专科为方向,促进尖端医疗技术发展;通过实施人才“双百计划”,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推进医院制度建设、项目建设、后勤管理三个能力提升,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高效的后勤保障。医院在医疗工作中力推将有创治疗向微创、无创和内镜技术治疗转变,将细化亚专业分科向多学科协同整合发展转变,将单一疾病诊疗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转变。
  近10年来,医院每年都在进步,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


做强学科 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2021年11月,资阳市乐至县53岁的患者吴富(化名)来到简阳市人民医院。该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彭波回忆,吴富此前在其他医院做过输尿管结石手术,但因病情复杂预后效果不佳。幸运的是,简阳市人民医院和华西医院结成泌尿外科专科联盟后,已具备开展泌尿系统高难度手术的能力。在简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后2天,吴富就顺利出院。随着专科联盟的深化,目前该院泌尿外科已基本掌握了原本在华西医院泌尿外科才能开展的一系列高难度手术,为当地前列腺癌、肾上腺细胞瘤、膀胱癌等疾病患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医院要发展,学科是关键,狠抓学科建设是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期盼和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托起“大病不出县”之底,适应不断增长的就医需求,将患者留在本地医院呢?关键在于学科技术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学科要发展,科学规划很重要。该院通过对近几年就诊患者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找出本地群众多发疾病病种,有针对性地重点做强相关科室。为此,医院学科建设战略经历了从“3+2+3工程”向“123工程”转变,即打造一批重点专科,深化介入、内镜腔镜两项技术临床应用,着力提升急诊急救、急危重症救治、医技支撑三种能力,同时,在医疗中力推将有创治疗向微创、无创和内镜技术治疗转变,将细化亚专业分科向多学科协同整合发展转变,将单一疾病诊疗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转变。医院的患者治愈好转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等各项关键指标,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简阳市人民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骨科专科联盟


  医院还依托大专院校和部级、省级医院,采取“医院建平台、科室结对子、专家交朋友”的团队协作模式,不断开展学科对接、人才培养、专家坐诊、互联网医疗等,着力提升医院重点专科诊疗水平。目前,医院已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西南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等单位,建立了不同层级的合作模式,通过多层次合作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医院肿瘤科成为川南镇痛联盟、四川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肿瘤规范化诊疗中心项目成员(Roche);消化内科成为西京消化病医院简阳整合医学中心、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同网络协作中心、全国肝胆病防治技术示范基地;风湿免疫科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病专科区域协作科室、华西医院风湿科区域协作平台协作科室;神经内科成为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四川分中心理事单位;血液科成为华西医院血液联盟网络科室;泌尿外科、骨科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紧密型专科联盟,华西医院下沉优质资源指导科室专科建设。通过专科联盟等建设,医院全方位提升了专科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目前,医院有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1个、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4个、成都市重点专科7个;立项建设成都市重点学科1个、重点专科5个;建设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8个;是四川省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


双百计划 储备人才助力发展

  简阳市人民医院的肝胆外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张伟还记得自己当年来医院面试时的场景。那是2016年,当时的他还是广东省某家三甲医院肝胆外科的中流砥柱,因为家庭原因,他正准备回四川或周边地区工作。“那天我是去重庆面试,医院不知道从哪得知了这个消息,再三打电话邀请我过来看看。”张伟形容自己当时是“盛情难却”。回广东后不久,医院领导带着人来到广东,再次找到了他,这第二次见面让张伟很受触动。那个下午,医院领导向他介绍了简阳市人民医院的历史和未来,“能感受到他们的诚恳和医院对人才的尊重”。
  最终,张伟决定入职简阳市人民医院。他的加入,让医院组建起了新的肝胆外科,并成功开展了经脐单孔腹腔镜半肝切除术等10多项国内领先的新技术。2016年,张伟加入后,原本需要转至上级医院的手术患者90%都留在了本院。2019年,医院肝胆外科成为成都市重点学科。
  人才引进和培养是医院持续发展的永恒话题,充足的人才储备是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一家县级医院,人才建设的先天不足只能靠后天来补,医院为了培养人才想了很多办法。
  “引进来,走出去”是近年来县级医院人才战略的重要手段,简阳市人民医院同样也采用了这一方式。2014年起,医院实施人才“双百计划”和“两个一批”战略,即引进100名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派出100名技术骨干外出进修深造,以及在院内选聘一批学科带头人,柔性引进一批学术领军人。近3年来,医院共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100余人,派出200多名中青年骨干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医学院校进修,并赴国外短期研修学习。医院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指导学科建设,促进了产科、超声科、中心实验室、血液科等学科发展。此外,医院选派49名管理人员参加MBA培训,选派38名科室管理人员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习,分两批选派44名管理人员和科室业务骨干赴台湾省的医院交流学习2周,还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管理研究所来院举办护理MBA高级研修班,同时选送50余名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专家带教指导规培医生


  引进高端人才、实用性人才后,医院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培养。考虑到年轻医生操作机会少,为了能够尽快提高年轻医生的业务技能和动手能力,医院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起了实践技能培训中心和动物实验室。其中实践技能培训中心用于让医护人员练习基础操作、腔镜、外科手术等训练项目。而动物实验则是为了让医生能够进行模拟手术,熟练掌握相应技术,达到快速提升水平的目的。
  人才引进能够带来先进的技术,对突破现有技术框架作用不可小觑。医院通过实施人才培养“双百计划”,为学科建设和技术进步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近5年来,医院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30余项,医护人员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1200余篇,其中有近70篇被SCI收录。


绩效改革 科学分配激活潜力

  人才培养固然重要,但留住人才对县级医院也是不小的挑战,很多县级医院甚至面临着培养一个就离开一个的窘境。虽然如此,医院还是不遗余力地将业务骨干派出去学习进修,并将绩效改革作为留住人才和凝聚员工的重要手段。


专家查房成为常态


  医院在快速发展中,始终把加强绩效考核作为加强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不断完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同时,持续改进绩效分配管理制度,以主动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目标管理是医院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医院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包括医院运行、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后勤保障服务、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文明单位创建、社会评价与公益性及各类指令性任务、统一组织的专项活动等。
  为更好地进行管理,医院建立了层级目标管理指标体系,首先是制订医院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再将目标任务指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分解到部门、科室;部门、科室分解落实到岗位、个人。绩效管理的另一大好处就是能够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目标管理指标中包括医疗质量与安全。为此,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充分利用绩效考核对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监督,对科室和个人进行常规考核。
  从2014年开始,医院深化绩效改革,实行了基础绩效和奖励绩效的分配模式,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倾斜。经过1年的运行,在全院无记名投票中,职工对绩效工资分配满意度达到94%。这表明,绩效改革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员工的利益得到了保证,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医院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后勤保障 精细管理提升效能

  在简阳市人民医院住院部2楼的一个大房间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屋子的UPS不间断电源,放眼望去蔚为壮观。这些电源保障了医院的医疗设备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断电。
  “现代医院几乎都离不开电,特别对于手术室、ICU、儿科等特殊科室,可以说电就是生命线。”医院分管后勤的副院长严震介绍,在医院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中,电力安全问题非常重要,“除了不间断电源,我们还配备了4台大型发电机,并搭建了医院的用电专线。”这些庞大的机器就如同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一个缩影——专业、可靠,并且拥有不断创新的能力。
  除了临床一线工作,后勤也是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支撑。随着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后勤保障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实际上,医院后勤部门应组建专业化队伍,它是临床科室的重要支撑,只有做好后勤保障,临床科室才能放心开展工作。


医院食堂开展厨师技能大赛


  2021年全年,医院开展后勤保障运营调度近900次、设备采购1007台件、洗涤布类物品170多万件、提供职工和病员用餐130多万人次,这一组数字直观地体现出后勤对于医院运营的重要性。后勤工作和医、护工作共同撑起一个平面,后勤要做的就是为临床科室提供高效、快捷、安全的服务。医院安排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到后勤相关部门参观,让他们了解后勤工作的辛苦和专业性。同时,让后勤部门和护理部进行互动,让低年资的护士到后勤部门体验生活,加深了他们对后勤工作的理解。
  目前,医院后勤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医院自己管理的部门,例如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供应管理、动力管理等,另一部分则是医院与社会公司合作的部门。随着医院发展和规模增大,后勤保障社会化运营成为一种趋势。在此背景之下,医院已将餐饮、保洁和陪护外包给了社会化公司运行。
  在后勤社会化运营方面,医院放手但不放任,在外包同时开展联合管理。医院设立了专门的部门,对接相应的外包公司,并且对外包公司的工作标准进行监督,每天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巡查,每月对其进行满意度评价,并开展季度、半年、年度考核。合同到期之时,医院还会组织医疗、护理、审计等多部门对外包公司的工作进行考评。除了管理,为让外包公司的员工感觉到自己是医院的一员,更好地激发他们为医院服务的积极性,医院每年都会对外包公司的员工进行评奖,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帮扶基层 分级诊疗落地生根

  要真正落实分级诊疗,做到大病不出县,就必须把基层医院做强做实。医院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进行管理下沉、人员下沉、技术下沉,将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30多个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医院通过专家坐诊、业务查房、教学培训、创新师带徒、开展适宜技术、运用远程会诊平台等手段,补齐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的短板。
  为此,医院让医联体成员单位免费进修跟学,提升自身能力;传承传统的一对一拜师仪式,拉近师徒间的距离,提升能力;通过带教查房,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培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让专家团队下沉,医生固定在“网底”医院开展坐诊、查房、带教、培训、手术等帮扶工作,实现科对科帮扶、人对人指导、床对床转诊,整体提升“网底”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远程教学、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系统,在部分医联体单位实施基层检查、三甲医院诊断。目前,医院正在试点开通桌面会诊,由医院安排擅长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内科、外科专家在线随时指导基层会诊问诊。目前,远程系统已覆盖30多家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影像诊断5万余例、远程心电诊断2000多例。


专家上门为村民义诊


  医院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培养,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探索慢病同质化管理,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大病的能力。医院还派出医疗、护理、院感、药剂、行政等部门成员组成管理团队,开展管理对口帮扶工作,帮扶3家中心卫生院通过等级评审,其中1家中心卫生院通过二甲评审,成为四川省首家乡镇二甲医院。医院借助医联体下沉优质医疗资源,促进了分级诊疗的落实,成员单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上升超过10%、住院人次上升5%以上。


改善服务 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在医疗服务中,医院坚持从“以医疗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从“方便医院管理”向“方便患者就医”转变、从“患者围着医院转”向“医护人员围着患者转”转变,提供比患者期待更多的服务。
  简阳距离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省会城市成都只有50多公里,简阳市人民医院要想留住患者,除了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外,还必须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医院不断完善预约诊疗,实现了微信、网站、电话、诊间等多种方式预约,预约诊疗比例近50%。通过信息化,医院实现了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助查询和自助打印检验检查报告等,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医护人员实行连续工作制,并开设夜间门诊、节假日门诊、便民门诊等,方便群众就医。医院还开设了门诊特病、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就诊“一站式”服务窗口,集中了特病患者涉及最多的心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的门诊医生,实现“一站式”快捷诊疗。


医护人员为患者送腹膜透析液上门


  医院通过推行“医护一体化”模式,开展优质护理延伸服务,开设了糖尿病、造口、深静脉置管等专科护理门诊。肿瘤科先后为5000多名癌痛病人进行评估及疼痛干预;肾内科常年开展居家随访及护理,10年来行程5万多公里为1000多名出院腹透病人将10多万袋腹透液送到家;内分泌科开设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为5000多名患者建立档案,并提供定期通知服务等。同时,医院坚持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为他们提供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服务。医院引进专业陪护公司,帮助无人照顾的住院患者,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专人免费接送检查,已连续坚持15年为上万名住院过生日的患者送上鲜花和蛋糕。
  近10年来,医院通过不断改善服务,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使患者满意度不断上升,投诉纠纷大幅度下降。2011年,医院门急诊61万人次;2021年,医院门急诊达147万人次,门诊患者每年都以10%以上的比例在增长。3000名简医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着建设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医院的目标,始终在服务人民健康的征途上不断阔步向前。


  文图:李太辉
  编辑:刘立夏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