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康宁医院坚持党建引领,把清廉医院建设纳入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规划中,以“清廉润心”工程为抓手,坚持融合推动、系统治理,进一步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全力推动建立长效机制,着力建设党风正、院风清、医风新、医患亲的“清廉康宁”。
实施“廉政教育+”模式 筑牢“四心”崇廉守廉
医院认真开展“四心守廉”专题教育,组织10项系列活动,以主题宣讲、专题培训、党史教育、开展“四诺”、警示教育、谈心谈话和普法学习等7种形式来涵养医院“心文化”,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医院发展建设的各个领域。
医院在岗位培训、干部培训中设置清廉学堂,以支部为单位部署落实“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要求,在主题党日活动中,请党支部书记讲一堂以“四心守廉”为主题的廉政党课。医院以科室为单位,采取集中学习、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案例查摆剖析等方式开展廉政主题教育和廉情分析会,促使干部职工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提高自我能力,从而廉洁自律守初心、砥砺前行唤信心、遵章守纪葆恒心、携手并进铸决心,全院上下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崇廉守廉、“医”心为民的浓厚氛围。
开展“纪委书记面对面”活动 当好“四员”引廉导廉
围绕“四心守廉”主题,医院积极主动地关注职工诉求和其思想心理变化,深化以“党委书记谈廉、分管领导谈责、纪委书记谈纪、支部书记谈心”为主要内容的谈心谈话活动。医院通过谈心谈话活动,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增强政治意识、解开思想疙瘩、提振工作信心、汇聚奋进力量。
结合基层调研,医院开展纪委书记进科室“面对面”引廉导廉,切实当好廉洁价值理念引导的“宣传员”、监督清廉医院建设的“监督员”、为民服务办好实事的“调研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联络员”,引导干部职工在不断发展的形势面前,始终把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放在首位,大力弘扬正气,以风气促自律,厚植清廉医院建设土壤。
推行科室清廉指数 “五维”评价促廉践廉
为进一步深化清廉建设指数评价工作,今年3月,医院实行科室“清廉指数”考评,确定28项指标,由政治引领、文化涵育、制度防范、监督治理(源头治理)、绩效评价五个维度组成,每季度按职能科室和非职能科室进行分类考评。
医院利用综合监管平台建好清廉“驾驶舱”,实施医院和科室两个层面的三色廉政预警。凡是成为黄色、橙色预警的科室,纪检监察室将制发限期整改告知书或纪检监察建议书;如果成为红色预警科室,则由纪委书记找科室负责人进行廉政谈话,以达到预防和控制腐败、塑造医院良好社会形象的目标。
“渗透式”宣传教育增强自觉性
医院将廉政教育融于单位文化、融于党建工作、融于医院发展之中,让全院职工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廉政教育,大大增强了广大工作人员的认同感,增强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思想自觉的提升也扎紧了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线,涵养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有温度”引廉守廉提升实用性
医院以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为原则,以解决实际问题、减少思想阻力为导向,紧密结合各科室实际,进科室开展“纪委书记面对面”活动。此举丰富了工作载体,转变了传统的文字式、说教式廉洁教育,变费时费力的大会式教育为放松亲切的交流式教育,提高了教育的实用性和覆盖率。
“数字化”清廉考评保障实效性
医院构建智慧监督模式,深入分析清廉科室建设的重点内容、关键环节,归集提炼了重要指标,并借助大数据工具,实时抓取、智能分析、动态预警,及时掌握各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医院通过清廉指数评价,推动清廉医院建设的制度化进程,系统全面地促进公职人员公正廉洁,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心”保障。
文:葛琳
编辑:刘立夏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