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伟蓉
陈伟蓉,女,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眼科医疗、教学、科研及防盲工作30余载,先后14次赴10个国家执行援外医疗任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好人”、“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17年12月月度人物、广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披肝沥胆赤诚心,敬佑苍生入杏林。今年的8月19日,是第5个中国医师节,也是我从医34周年的纪念日。回想自己在医疗战线度过的几十载光阴,尤其是长达十年的援外医疗生涯,我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我所在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承担了国家安排的国际医疗援助工作。十年间,我先后14次前往瓦努阿图、斐济、马尔代夫、塞内加尔等10个国家,为近3000名眼疾患者义诊,为700多名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用医术播撒光明。
在异国他乡倾情救治眼病患者的那些难忘往事,如同一张张照片,至今仍历历在目。2013年11月16日,我第一次带领眼科医疗队前往位于南太平洋的瓦努阿图。当时,当地居民对中国医生并不了解。我意识到,必须尽最大努力,展示中国医生的实力和风采。当地医疗条件比较简陋,我们攻坚克难,仅用了10分钟,就完成第一台白内障手术。一位术前完全失明、被我们搀扶着走进手术室的患者,术后重见光明,自己走出手术室。他激动地拥抱我们,连话都说不出来。小小的医院,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我们已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用手术刀展示中国医生的高超技术。
我还记得第一次到马尔代夫的光明行活动,我们仅用数小时就完成了33例白内障手术,创造了当地单日白内障手术的纪录。当地医院院长感动地说:“中国派出了顶级的专家,充分体现了中国对我们人民的尊重。”胡鲁马累医院总裁向医疗队送来致谢牌匾,深情写道:“你们点亮了我们的双眼,也照亮了我们的心!”
在斐济,我曾多次到殖民战争纪念医院开展义诊手术。这里是南太平洋岛国最大的眼科中心,也是医护人员的培训中心。在这里,我们一天完成60多台手术。有些当地医生做不了的手术,我们很快就完成了。我们每次到访,几乎全国的医生都闻讯过来观摩。
十年来,一把手术刀、一台手术显微镜、一群光明使者,打破了国与国的界限,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我们以医者的奉献和大爱传递了中国人民的友善。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的领导下,我们从“输血式”援助发展为“造血式”援助,开启全新的医疗援助模式。2019年底,我带领中国医疗队再度来到马尔代夫,依托胡鲁马累医院,建设了国际区域性眼科诊疗中心——中马眼科中心。中心刚刚建成,大批患者就从四面八方涌来。我也十分荣幸得到马尔代夫总统的接见,他还题字感谢中国医疗团队为马尔代夫提供优质和专业的医疗服务。
十年来,每次出征,每到一地,祖国,始终是我心中最神圣的两个字。在国外,我们只有几个人的医疗队,承担着一个小型眼科医院的工作,还要时刻面临着疾病、职业暴露、设备故障等风险。但是,背靠祖国,心有所依,我们从没感到孤单或弱小,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我设计了我们援外专用的白大褂,把鲜红的国旗绣在了左袖。每当患者问起我们的名字,我都会自豪地回答:“请叫我中国医生!”
“古来行医济世穷,仁者悬壶沐春风。”身为医者,我深深知道,从穿上这身白大褂的那一天起,胸怀仁心、悬壶济世,便是自己崇高的天职。十年来,我除了承担援外任务,还担任“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志愿服务队队员、近视防控宣传大使,成立“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科普小分队,前往各地宣讲;负责多个复明工程,走遍南粤大地、云南及新疆等边远地区,为改善当地医疗条件奔走呼号。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国家一声号召,我还会再出发,到世界各地去播撒大爱、传递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