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姚常房 本报记者 张磊
今年全国两会,乡村振兴依然是众多代表委员的牵挂。在大家看来,健全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筑牢亿万农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要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健康底色。
注重服务全覆盖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居民对健康服务的期待也从简单的“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升级,且以老幼妇残为主的农村居民多为疾病易感者,这些都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比过去更加注重服务能力提升和内涵建设。
“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与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卢林主任医师表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应以保证农民群众得到基本的、安全的、便捷的、经济的、体现社会公平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然而,“以治病为中心”的治理思维惯性、科层组织架构、资源配置机制、管理服务模式等,制约了乡村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要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宜乡则乡、宜村则村,从注重机构全覆盖转向更加注重服务全覆盖。”卢林建议,破除城乡二元卫生健康事业结构,建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县域卫生健康资源统筹,创新发展、协同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型卫生健康城乡关系。强化拓展服务功能,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乡镇卫生院重点是全面提升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鼓励拓展服务功能。村卫生室重点是加强能力建设,强化其基本医疗服务功能。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王雅丽表示,基层医疗服务供给目前相对不足,基础设施还存在明显的薄弱和不足,名医下基层也无法发挥正常的医疗水平和作用。若不能及时改变这一格局,优质医疗资源会继续向大城市聚集,其结果必然是基层医疗资源配置的非均衡程度加剧。
基层医疗设施的硬件条件是基层医疗环境改善、落实服务保障的关键因素,是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方面,也是乡村振兴的助力之一。“良好的医疗设施硬件条件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也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前往基层医院工作。”王雅丽建议,国家大力落实财政投入保障政策,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拥有能用得上、用得好的医疗设备,改善医疗机构环境。
留住健康“守护人”
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人,也是乡村振兴的健康“守护人”。但是,人员配置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养老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不少地方。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表示,东坡区全区405名村医中,60岁及以上的有86人,年龄最大的83岁,具有本科学历的仅3人,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证的仅127人,呈现年龄偏大、结构不优、职称层次不高的现状,已无法完全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
李雪平建议,推进农村卫生人才定向培养机制。吸引高等医学院校的毕业生特别是农村生源地的毕业生回村补充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空缺。同时,探索设立乡村医卫人才基金,采取适宜安家补助、学费补偿、科研资助等方式,引进急需紧缺专业和骨干人才。另外,增加财政向基层医疗体系的倾斜力度,完善符合乡村卫生人员特点的绩效薪酬激励制度,逐步提升薪资和福利待遇水平。他表示,可以考虑县乡两级编制内人员优先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中选拔,不断提升内生动力,让优秀人才“留得下”。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唐旭东针对基层中医药人才数量短缺、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呼吁,建立适应基层医疗服务需求、符合中医药发展特点的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在职培养新机制。比如,建立中医药基层骨干人才师承教育培养新机制,为医联体培养和输送一批高层次和骨干中医药人才,示范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乡村医生队伍。”卢林建议,在既有政策基础上,通过编制保障进一步提升乡村医生岗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落实“两个允许”,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工资水平。特别是要关注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进一步提高其养老待遇。“要建立乡村医疗卫生人员荣誉表彰制度,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关心乡村医疗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卢林说。
能力提升是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表示,无论是国家还是省级层面,近年来一直在推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以浙江省为例,从“双下沉、两提升”到“山海”提升工程,再到今年开始的“万名基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一项项举措在持续提升着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如果说大医院医师下沉是‘输血’,那么基层医师进修学习则是典型的‘造血’。”葛明华表示,“万名基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将对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近年来,浙江省人民医院派了一大批专家在省内、省外进行帮扶,通过系统性帮扶地区级医院,进一步辐射带动了县级医院及其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发展,提升了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水平近几年提升很大,但总体来说,诊疗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葛明华发现,在大医院门诊中,一部分患者不需要跑到城市大医院,在卫生院就能解决问题。但是,要让老百姓愿意留在基层,要靠技术提升。他希望,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的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医师进修行动,主动报名,主动参与。同时,建议借助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扩大服务半径。
北京市门头沟区“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等都启示,在面对复合型自然灾害时,农村地区应急救护资源匮乏等问题进一步凸显。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建议,完善乡村“救在身边”政策体系。比如,做好农村地区应急救护建设顶层设计,成立群众性应急救护专项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形成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各部门协调联动、村委会扎实推进的工作局面;将应急救护建设纳入乡村年度民生实事和综合考评内容,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设施设备配置,强化培训及宣传倡导,提升基层应急救护管理水平;将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纳入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职责。切实筑牢基层公共卫生治理网底,确保乡村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压实乡村医生承担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和宣教职责。
吴浩还建议,将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作为社工、网格员、乡村振兴驻村干部、民宿服务人员岗前培训内容。提升村民自救互救能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营造乡村“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探索应急救护“示范村”建设等。可以通过项目支持、专业培训、资金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孵化、培育、服务各级各类应急救护志愿组织,探索多元参与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