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叶龙杰
医务人员是新时代的英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这个社会共识既源自医务人员为保障人民健康所作出的贡献,也源自他们与患者呼吸与共的天然关系。在这层关系中,医务人员通过给患者看病,影响着患者背后一个个家庭的冷暖,进而牵动着整个社会的脉搏。这些带有生命体温的信号,激励着他们不知疲惫、持续奋斗,用实际行动建设更加美好的2023年。
繁忙依旧
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已过,一线医务人员繁忙依旧。
2月25日,脱下一身沉重的铅衣,把刚完成手术的患者送回心血管内科病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宁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医生办公室,此时时钟已指向22时20分。原本他计划到病房查房,但一想患者已经休息了,便将这一安排放到了第二天一早。
这时,周宁才发现,他的肚子早已咕咕作响,饥饿感伴随着成功完成手术的亢奋感,一齐袭来。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周宁突然想起来,傍晚临近下班时有人告诉他“今天武汉春光暖煦、艳阳高照”,然而他一天都待在手术室里,只记得早晨上班的时候太阳还没出来。为此,周宁感到有点惋惜。
从8时走进手术室,到饿着肚子出来,周宁数了数:“今天一共完成了8台手术,幸好早餐吃得很饱。”每台手术耗时不同,短的半个小时,长的3个小时,基本上是一位患者刚被推出手术室,下一位患者便被推了进来。周宁舍不得浪费一分一秒,因为每位患者都承受着病痛,早一点做手术,病痛就可以早一点消除。
新冠感染高峰之后,医疗需求开始猛烈释放。下班路上,周宁感觉依旧春寒料峭。尽管第二天是周日,但他还要早点赶到病房查房,上午和学生讨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提交工作,下午参加医院新技术项目论证,晚上抽时间和带教的学生吃饭,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科研进展。春节以来,周宁未休过一天假,脚下的路漫漫,四周是璀璨的万家灯火,每一步走起来都特别的踏实。
踏实的感觉,来自每日勤奋的工作。对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严正来说,上班并没有严格的时间概念,无论白天黑夜,他总是处于“待机状态”,一天24小时手机开机,随时都可能有签约居民打来电话、发来微信,咨询看病吃药等问题。就算签约居民不主动打来电话,严正也要主动去联系,了解高龄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
从去年年底开始,上海市根据“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原则,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医疗服务目标,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按所患基础疾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感染后风险程度等分为3类人群,用红、黄、绿3色进行标记。严正共签约2059名社区居民,其中“三色预警人员”有702人,动态跟踪这些重点人群的健康变化情况,将他每天的日程挤得满满当当。
“对已经感染新冠病毒的居民,了解身体恢复得怎么样;对还没有感染的居民,提醒落实防护措施。”严正表示,自己每天都是在与社区居民的各种联系中度过的,“家庭医生在让居民安心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干劲不减
春天的迹象已经显现。医务人员为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今,他们的身上仍充满着干劲。
在北京市丰台区铁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叶财德的办公室略显凌乱,一张北京市丰台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证还放在桌面上。2020年春节,叶财德驰援武汉市75天,参与落实地毯式排查、中医药治疗100%覆盖、“无疫情社区”创建等一系列工作。之后,他先后奔赴天津市、广州市、深圳市、福建省等地的疫情火线,参与当地社区防控。如今,叶财德除了坚持出诊,作为农工党丰台区工委副主委,他还忙着到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调研,探索基层卫生服务提档升级之路,争取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为农工党提供更多接地气的意见和建议。
叶财德的办公室里堆着两袋小孩子的衣服。“这是社区居民送给我的。他们知道我的孩子还小,就把自己孩子长高后穿不了的衣服送过来。”叶财德是中医全科医师,在基层工作10多年,一直跟社区居民打交道,自然而然在社区居民中多了好多“亲人”。
“认亲”,往往源自叶财德工作的认真。一位常年患糖尿病的老人,血糖值一直控制得不理想,短时间内暴瘦了十几斤。调整胰岛素用量不管用是怎么回事?经过查找相关资料,多方咨询专家,叶财德建议老人做肿瘤标志物检测,最终发现是胰腺癌在作怪,为老人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整个过程中,叶财德一直和老人家属保持密切联系,提供了就医全过程的指导。
叶财德说,医患本就是一体,用心就能得到认可。经历新冠感染高峰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加受到重视,很多强基层的论证规划也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展望2023年,守护好居民健康,有很多事情要接着干。
居民的点赞、患者的康复、社会的认可,是对医务人员最好的鼓励。做完一天的手术,周宁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消息:“鏖战14小时完成8连台。收官之作是给24岁的退伍兵哥哥做的神经节消融,身体倍儿棒的小伙,反复晕倒被摔得鼻青脸肿破了相。上台后神经节激惹后再现他晕倒时候的心脏停跳反应——人还活着,心跳却成了一条直线。心脏起搏保护下顺利完成消融术,他的晕倒噩梦有望成为永久历史。”
在我国,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数量庞大。长期以来,这些患者承受着很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然而单纯靠吃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等手段,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周宁介绍,针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神经节消融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有望让患者彻底摆脱疾病的困扰,健康地回归社会生活。为此,他和团队正加班加点探索完善相关治疗规范。
积极破题
从医务人员的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立体的,也是真实的;已经身在其中的2023年,是饱满的,也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该如何履职尽责?如何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健康获得感?医疗卫生体系如何补短板,强弱项?对于这些问题,新任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晓静近来一直在思考。
周六中午,电话那头,杨晓静放下刚刚拿起的筷子,很抱歉地说:“今天我们医院开职工代表大会,我只有中午有时间,最好就在这个时候采访吧。”
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与新冠病毒的搏斗,让杨晓静感受到“累脱”的状态。迎战重症高峰的一天,她从在急诊科完成会诊到赶回科室继续抢救患者,原来两分钟的路程,她竟因为过度疲乏和低血糖,中间歇了好几回。尽力抢救每一位患者的信念,一直在脑海翻腾,支撑着她一步一挪地回到工作岗位。“我对那一天的印象太深了。晚上紧接着抢救了6位患者,做了4个气管插管,又收治了好多新患者。”杨晓静回忆,那一阵子,很多护士在下班之后,会躲在更衣室悄悄流一会儿泪才敢回家。“我特别理解那种状态,所有人都已经尽了百分之几百的努力。”杨晓静说。
“每一位患者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关系着丈夫、妻子、孩子、父母的幸福。我们再苦再累,都要挺下去。”杨晓静说,当前科室的工作仍然繁忙,守护生命的防线从不言休,医务人员还与出院的患者保持着联系,通过打电话了解健康情况、提出康复建议。
抽出空来,杨晓静就到医院的各个科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研,收集整理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的一线声音。“深化分级诊疗工作,将会是我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建议。”杨晓静说,应把疫情应对中的经验做法更为高效地转化为保障人民健康的制度设计。
“这两天,《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印发,时代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严正提到,以前他被称为“钥匙医生”,居家老人因为信任将家中钥匙托付给他;如今,得益于人脸识别、密码等信息技术运用,他到居民家中用到钥匙的机会越来越少,只要记住密码就行了。“但也发现一个问题,老年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比较弱。帮助他们跨越这道鸿沟,需要各方面在政策设计上更加考虑老龄化这一趋势。”
叶财德也看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的短板、弱项正制约着社区居民获得感的提升。比如,他所在的铁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一个居民小区内,走出门口,抬头就是居民家的窗户。尽管离居民近,但业务用房受到限制,想要增设病床、开设疼痛科却找不到可用的空间。前一阵子,北京市统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需求,叶财德和同事很期待能有一台CT“落户”,方便居民查体,然而想想找不到空间放置,也就放下了这个念头。
“在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重病人群迈出每一步都很不容易。如何帮助他们缩短看病路程?我们在积极寻找好办法、好措施。”叶财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