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3年多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受住了考验。未来如何更好地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更加高效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3月10日,由健康报社、《中国卫生》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两会精英汇”,邀请卫生健康领域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公立医院管理者和学者,围绕“踏上新征程,健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全国人大代表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 魏新刚
找准发力点 提升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紧急医学救援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完善和强化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及时抢救患者生命、减少残疾和死亡率、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对于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健全5个体系 在应急指挥体系方面,要着力构建公共卫生大应急管理格局,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制度;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切实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的科学性和实操性;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健全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各级疾控机构基础设施、硬件和队伍建设;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治理联防联控体系,实现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
加强队伍建设 要加强各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提升装备水平;增强岗位吸引力,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加强专业培训,将院前医疗急救专业纳入医学院校招生目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范围;探索专业职称评定体系,可包括急救(助理)医师职称系列、急救护士职称系列、急救调度员职称系列及医疗救护员职称系列;依托科研项目,开展相关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等工作。
加强基地和中心建设 依托救治能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建设紧急医学救援网络;依托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国家级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建立省—市—县—村四级联动医疗救治中心;依托医疗应急演训基地,提高多场景下医疗应急处置能力。
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 针对不同人群和特定职业人群,开设急救知识技能培训课程,提高全民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增设公共场所急救站,由政府投入,鼓励企业、民间资本支持,向公众普及除颤知识。
全国人大代表
山西白求恩医院重症医学神经外科党支部书记 杨晓静
发挥好应急医学三支力量的作用
11年的重症医学从业史、3年的抗疫经历,让我对应急医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认为,应急医学的主体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国家层面 我国目前已经组建多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这些队伍是紧急医学救援的“主力军”。救援队平时进行一些应急演练、个人体能技能培训,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提供紧急医学救援服务。山西白求恩医院承建了山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暴发后,山西救援队赶赴武汉,承担了很多方舱的医疗救治任务;2021年,救援队赶赴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支援当地抗疫工作。从“出战”和日常运行来看,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
民间组织层面 很多民间救援组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配合政府部门提供医学救援服务,起到补充作用。
群众层面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公立医院要承担起组织和培训等任务,提升全民应急救援能力,让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
此外,推进应急医学的发展和完善,必须制定完备的“平急结合”策略,配备充足的后备人才队伍和设备设施。2022年年底,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与优化,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各个医院都面临这样的情况:患者数量,甚至是重症患者数量,在很短时间内达到一个高峰。在这种紧急状态下,山西白求恩医院立即启动了可转化的ICU床位,并调配医护人员应对就诊高峰。前期充分的准备,是医院成功应对重症救治高峰的重要基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副主任 王天兵
以“中心”“基地”服务应急大局
严重创伤救治是应急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我国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主体设置了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并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将汇集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的力量,通过持续攻关,解决创伤医学领域里的“卡脖子”问题,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临床诊疗中心、高级人才培养中心、研发攻关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中心也将完成创伤救治的全国网络布局。
对于目前严重创伤救治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一二三工程”来破解。“一”是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区域性创伤急救体系,优化严重创伤救治流程;“二”是建立院前和院内急诊,以及急诊与相关专科的信息链接;“三”是提升院前、急诊、相关专科三个团队的救治能力,形成一个区域内,以一个创伤中心为核心、多个创伤救治点相结合的“1﹢X”救治体系,形成区域创伤救治闭环。
“十四五”期间,我国在医疗领域布局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是完善应急医疗体系的重要内容。基地的功能是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灾难性重大伤害事件批量伤员集中救治任务,承担现场医疗救援任务。
创伤中心网格化布局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建设将大大完善我国应急医疗保障体系。
天津大学应急医学研究院院长
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院长 侯世科
加强学科建设 培养卫生应急人才
近些年,我国在卫生应急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在最近3年的新冠疫情当中,卫生应急体系日趋完善。如何继续做好卫生应急工作,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提升全社会的应急意识。在目前提出的应急管理、应急科技、应急文化、应急产业中,建设应急文化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应急的相关知识也应该成为每个公民文化素养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旦突发事件来临,每个公民都应成为应急工作的参与者。
二是卫生应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做好卫生应急工作需要多部门联动。卫生部门要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三是卫生应急的建设要做到平急结合。3年疫情期间,我们加强了应急队伍、人员、装备和空间的建设,但是值得思考的是,这些应急资源如何在平时也能得到高效利用,如何能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迅速转换角色?我们要在平时做好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四是加强卫生应急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卫生应急工作千头万绪,人才是关键。培养人才就必须有卫生应急的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始设立应急管理专业,但是只有少部分高校设立了卫生应急专业。卫生应急不是传统医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而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希望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起来,把这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尽快建好、建实,建成既符合应对突发事件客观规律要求,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兴学科,让人才队伍成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力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校长 姚建红
强化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能
公共卫生职能不仅仅是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本职责,公立医院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面向未来,特别是在“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改革进程中,应更好地认识并发挥公立医院的公共卫生职能。
第一,进一步转变“重治轻防”理念,落实好“预防为主”这一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明确公共卫生工作是各级公立医院应尽的基本职责,突出公立医院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主力作用。
第二,建立相关机制,支持公立医院开展公共卫生工作。政府是公立医院的举办主体,要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健全以健康结果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更好地发挥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能。公立医院的公共卫生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疾病的监测报告、院内感染的控制、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应急医疗物资的储备、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政府指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如援外、支边、支援基层等)。公立医院要明确专门科室承担公共卫生各项职责。疾控机构要加强对公立医院的技术指导和绩效评价。
第四,创新医防协同机制,通过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打通医和防之间的物理通道和机制通道。在人员通方面,疾控机构和公立医院之间应建立人员有序流动机制;在信息通方面,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通并强化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之间的信息互联,实现传染病的实时直报和症状信息的直接推送;在资源通方面,应支持疾控机构和公立医院共同建立培训基地,共享健康大数据以及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等。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 吴凡
医防融合重在机制建设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并非只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责任,公立医院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在三级预防体系中,公立医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重大传染病救治工作中,借助其诊疗优势,发挥三级医院的作用;在重大慢病预防中,发挥二级医院的作用;在传染病的监测报告中,发挥一级医院的作用。
三级医院,尤其是高水平三甲医院,其门诊量大、诊疗水平高,因此,在整个城市的传染病监测中,三级医院应作为哨点医院,不仅能尽早识别罕见的传染病,还能灵敏地监测到传染病的变化趋势。
在医防融合中,从国家层面进行应急机制建设尤为重要。应急机制建设不仅是组建若干支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还要保证相关配套体系真正能够应急,要将功夫下在平时。
上海市于2017年开始建设传染病平急结合应急体系,充分利用区域三级医疗机构,建设区域协同的应急体系。当有传染病病例时,让病例就地隔离治疗;当发生规模疫情时,充分发挥三级诊疗体系的作用。在这个体系中,三级医院要为下级医院做好人员培训、技术支撑、药品保障、患者转诊等工作。只有这样,传染病疫情发生后,才不会出现患者大规模跨区域流动的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医院心脏中心主任 杨杰孚
强基层需多方协作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经历了许多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之后,我认为基层医疗机构早发现、早隔离、早转诊非常重要。多年来,强基层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协同,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二是医院明确自身定位,基层二级医院的重点职责是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而大医院的主要职责是对重大传染病进行诊断,组织多学科诊疗,并制定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等。
三是打通分级诊疗“梗阻点”,畅通转诊环节。这需要行业和政府部门共同思考,制定标准,优化流程。
四是资源下沉。要让大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院,带动基层医院提高诊疗能力,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强基层。
五是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绝不能仅仅依靠医务人员和政府部门,全民都要具备健康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十分重要。
3年疫情期间,大家都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的习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现象大大减少。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将这些好的生活习惯长期坚持下去,真正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 霍勇
公卫体系建设须做好三个结合
建立高效有序的公共卫生体系,要做好三个结合:平急结合、防治结合、平台结合。
平急结合强调平时的工作要为应急时提供支撑,即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能力应对。其中,虽然资源调配、情况预判、人员动员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加强网格化管理,做到平时不浪费、应急时不措手不及。其实,我国其他重大慢病的防控也要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借鉴新冠疫情防控的经验,加强心衰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
防治结合是这些年一直强调的重点。我国各相关部门和公立医院一直在探索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成果离目标仍然存在一些差距。比如,公立医院开展预防,必须解决经费保障问题,应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让公立医院更有动力地去开展防治结合工作。比如,可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中更多地融入防治结合相关的指标,使公立医院除了关注三四级手术占比等临床指标外,还要注重预防等防治结合的指标。
平台结合是要建立线上与线下、院内与院外立体化技术平台的联动机制。其中,数据信息联动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将医疗机构的数据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数据共享,真正做到融合发展。
要实现这三个结合,政府要转变观念,出台更多有利政策,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力度,让公立医院开展预防工作有资金保障。此外,还要动员社会资源参与,让更多的民营医疗机构、慈善机构、商业保险机构等加入,形成联动。 首席编辑 姜天一 记者 吴刚 宁艳阳 谢文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