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手术室里,一场持续7小时15分钟的高危手术宣告成功。73岁的黑龙江老人张大爷(化名)在经历13小时、1239公里的三省极速转运后,终于摆脱了生命危险和截肢风险。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在巨大血管瘤合并外伤骨折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救治领域实现突破。
□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许尧 周妍
保命还是保肢
73岁的张大爷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不久前的一次意外跌倒,使得自8岁就跟随他的血管瘤突然变成随时可能引爆的“生物炸弹”,同时,跌倒还导致张大爷的左侧股骨远端出现骨折。
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张大爷左腿的血管瘤已从大腿蔓延至小腿。由于骨折断端引发了出血及下肢血肿,血管瘤极有可能破裂并引发大出血。当地县医院建议立刻转院。患者辗转多家医院,最终在当地一家医院接受了急症手术治疗。然而,术中,治疗团队刚刚在患者左侧大腿外侧切开3厘米的切口时,切口即出血不止,瞬时出血量达1200毫升。手术医生坦言:“患者的左下肢血管瘤包绕下肢主要血管及神经,继续手术的话,出血量不可估量,想要成功保命又保肢,希望渺茫。”而患者和家属不愿就此接受截肢处理,最终在当地医生的推荐和紧急沟通下,赶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历经13小时、1239公里的转运,当救护车停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急诊时,患者弹力绷带下渗出的血迹已染红担架。
五大挑战亟须破解
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接诊患者后,立即启动多学科联合救治机制。介入治疗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科等团队进行病情评估,确诊患者为巨大血管瘤合并外伤骨折及骨筋膜室综合征。评估发现,患者的治疗有五大挑战。
挑战一:生命防线如何守?
对巨大血管瘤患者进行根治性切除难度很大,大出血发生风险极高,容易引发循环衰竭及心、肾、脑等脏器缺血。加之患者有脑梗死病史,术中和术后出现脑梗死的风险很大。
挑战二:手术时间怎么抢?
所谓限期手术,即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手术,手术宜早不宜晚。患者的左下肢加压包扎已超过40小时,小腿肿胀且伴有张力性水泡,亟须进行限期手术来避免骨筋膜室综合征症状加重,并降低截肢和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挑战三:出血风险如何控?
患者术中极易出现大出血。大出血甚至会危及生命。
挑战四:骨折“迷宫”怎么闯?
患者的左侧股骨远端斜行骨折的骨折面并不规则,解剖复位难度很大,需在控制出血、缩短手术时长的前提下实现稳定的固定。
挑战五:精细操作如何做?
术中需要精准地保护股动静脉、腘动静脉以及坐骨神经。这要求术者兼具高技术水平与风险预判能力。
为应对以上挑战,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王国文提前向医院报备。医务处组织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介入治疗科、麻醉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科、输血科等科室完成足量备血,并细化各项风险预案。医院物资供应科启用应急通道,确保手术器械和耗材及时到位。
7小时完成拆弹﹢复位
正式手术前,介入治疗科率先开展“止血攻坚行动”,采用局部麻醉下选择性动脉栓塞术联合股动脉球囊阻断术,成功削减血供达60%。随后,手术护理团队完成左下肢术区消毒、铺单等术前准备工作。麻醉团队同步建立创伤性休克专用给药通道。
术中,王国文主任带领团队从患者左侧大腿近端外侧血管瘤侵及范围较小的区域着手,逐步进行血管瘤剥离,并同步开展精细止血操作。
当操作至大腿中段外侧血管区域时,监护仪突然提示患者血压骤降至50/25毫米汞柱,心率升至190次/分!治疗团队立即判断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加压输注悬浮红细胞,成功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危险阶段。
在深红色的手术视野中,王国文主任手持高频电刀,快速而精准地剥离血管瘤组织。当手术团队完整切除25厘米×18厘米瘤体时,患者左侧股骨远端骨折断端完全显露了出来。
此时,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在麻醉科与手术室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手术团队顺利完成斜行骨折的精准解剖复位。
术后检查显示,患者的骨折线100%对位良好,血管瘤切除区域无残留病灶。手术成功。
专家面对面
攻克治疗难题的动力源是什么
血管瘤虽不是恶性肿瘤,但当其与骨折同时存在时,治疗风险显著增加。在面临“保命还是保肢”二选一的抉择困境时,患者从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团队扎实的技术与无畏的担当中,获得了“保命又保肢”的新希望。
此次救治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在巨大血管瘤合并外伤骨折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救治领域的新突破。
突破往往与风险相伴而行。风险是临床医生无法回避的课题。我们不禁想知道,支撑王国文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医学难关的动力源究竟是什么。
“作为医生,首先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王国文的这句话,道出了团队的核心信念。
“支持我在这一领域持续深耕的最大动力是患者痊愈后的笑容,特别是原发性骨肿瘤患者很多是儿童或青少年,他们本该有着美好的未来,但受困于疾病,可能面临截肢甚至生命危险。通过有效治疗挽救患者生命的成就感是支持我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王国文表示,治疗团队首先要通过细致沟通,让患者及家属保持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要对复杂病情做全面、细致的评估,精准预判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要保持无畏的决心,敢于承担可能的风险与后果,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王国文强调,作为研究型医院,积极探索新术式、新疗法和新机制并进行转化医学研究是医院的责任和义务。外科进步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是手术台上精益求精,二是手术台下追本溯源。“每解决一个临床问题,我们就离终极答案更近一步。”王国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