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99579","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探寻标记免疫力的关键因素","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4-12-06 08:56:52","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image/20241206085717_71800.jpg"}
本报记者 吴风港 如果将人体比作一台电脑,那么免疫系统就像一款安装在人体内的“安全卫士”,始终守护人体健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宏林团队持续多年开展对免疫系统的深入探索,日前凭借“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的转化应用”项目入选“上海市级医院临床创新奖”优秀案例。 ...
本报记者 吴风港


  如果将人体比作一台电脑,那么免疫系统就像一款安装在人体内的“安全卫士”,始终守护人体健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宏林团队持续多年开展对免疫系统的深入探索,日前凭借“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的转化应用”项目入选“上海市级医院临床创新奖”优秀案例。

  该团队在对人体骨髓和外周血标本进行系统性分析和验证的基础上,探寻到影响人体免疫力的关键因素,从而研究出可以更精准、更快速测算免疫年龄的方法,并将纸面上的科研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免疫年龄诊断试剂盒,让以往概念抽象的免疫力变得可视、可触。

免疫力中的个体差异

  免疫力与人体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有些小孩容易生病,伤口愈合缓慢,另一些孩子身体强壮,很少生病。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免疫力的强弱。”王宏林表示,如何准确、快速地知晓人体免疫力情况是众多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如果能将免疫力量化并迅速检测出免疫力水平,人们就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早期干预等手段,弱化健康风险,防病于未然。为了让免疫力更好地服务于人体健康,王宏林团队从2009年开始深耕于免疫学领域研究。

  新冠疫情暴发后,王宏林观察到,同样都是50岁左右的患者,有的人感染后会迅速恶化甚至病重离世,而有的人则症状很轻,且能够迅速好转。不仅如此,在疫情初期,一些年轻人虽然正处于免疫力相对较强的年纪,却在感染后迅速恶化。“这些年轻人正是免疫力相对较强的年纪,本不应该受到病毒的重创。”王宏林从这些差异化的病情进展中受到启发,开始思考哪种因素决定了这些患者是否会感染病毒以及感染后病情的严重程度,哪些因素在免疫力中起到关键作用。

  研究免疫力就必须要采集免疫细胞,但由于人体外周血里的免疫细胞很容易受到瞬时干扰或者药物影响,分析难度较大。为此,王宏林团队选择先与骨科医生进行合作,通过收集3岁至91岁患者骨髓内的免疫细胞样本,使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免疫细胞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了可标记免疫力的新型T细胞亚群(Tsn)。研究发现,Tsn在免疫细胞里的数量比例以及质量与人体免疫力呈正相关,当Tsn在免疫细胞中的数量比例和质量降低时,人体的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

  这一发现使得王宏林团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王宏林说:“发现Tsn的功能和特点后,我们认为Tsn既然与人体免疫力相关,那它的数量和质量就可以用来反映人体免疫力或免疫状态。”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支持下,团队采集并分析了大量外周血样本进行临床应用方面的验证,最终开发出一套可以精准、高效测算人体免疫年龄的算法,从而挖掘并验证了标记免疫力的核心因素。

高效测算免疫年龄

  免疫年龄是衡量人体免疫力的关键指标数值。据王宏林介绍,免疫年龄与生物学年龄之间的差值在正负3岁之内最为适宜,如果超出这个差值则表明人体免疫力可能正在减弱。“从目前参与测试的人群情况来看,免疫年龄与生理年龄差距过大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受到感冒、腹泻、过敏性疾病等问题的困扰。而免疫年龄与生理年龄差值达到8岁以上的极端情况,主要见于恶性肿瘤或重度感染的患者。”王宏林表示,免疫力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快速准确地了解自身免疫年龄就像是在“安全卫士”前又砌了一面“防火墙”。然而免疫年龄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何精准测定免疫年龄是临床面临的重大难题。

  在免疫学领域,免疫力通常通过功能性免疫细胞数量、质量以及T细胞抗原受体的多样性这三项指标来评估。当前,有多种测算免疫年龄的方法,但测算效率并不高。举例来说,有的测算方法需要测试100多项指标,并耗时近1个月才能知晓结果。2023年,王宏林团队成功研制出基于Tsn研发的新型免疫年龄体外检测试剂盒(后简称试剂盒),只需采集1毫升样本、耗时1小时、针对1个主要指标,即可准确评估人体的免疫年龄,在大幅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还可准确地对机体免疫力状态进行数据化评估,并发现潜在的“危险信号”。同年,王宏林团队就试剂盒相关专利与某公司签署技术转让合同,合同转让总金额达6亿元人民币,首期付款3000万元,创下上海市医疗机构专利转让首批到账金额最高纪录。

  高效获取患者免疫年龄为医生评估患者身体机能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王宏林介绍,医生通过参考患者的免疫年龄,可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免疫系统潜在的机能下降或细胞水平的改变提前进行干预,从而在问题出现之前就采取积极的预防保健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例如,体检者在体检前使用试剂盒检测出免疫年龄,那就会给医生多一份参考指标,免疫年龄超出差值之外的体检者,医生会建议他到相关科室做进一步检查,从而帮助体检者更好地预防疾病。”王宏林说。

专利转化的成功案例

  试剂盒作为专利转化的优秀案例,该项目在转化过程中有哪些经验?

  王宏林告诉记者:“临床上的重大创新和解决临床上的重大需求,是试剂盒项目成功的先决条件。”Tsn的发现让测算免疫年龄的方法发生了革命性改变,大幅降低了免疫年龄的测算难度、成本和时间,为以Tsn为技术核心的试剂盒投放市场创造了条件。一方面,试剂盒在临床上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健康情况,从而对症下药。既能对肿瘤等恶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也能对化疗方案进行指导,解决了临床上快速获取患者免疫力状态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效快捷的试剂盒可使群众在家就能快捷、准确地检测出自身的免疫力,满足了群众获悉自身健康情况的需求。

  此外,王宏林还表示,科研转化还需要医院的支持和优质企业的赞助以及对各项流程的跟进。医研企“手拉手”的发展模式可以让科研更精准地对接临床需求和市场需求,使得科研人员主动开展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共同与企业设计改良出符合需求的专利产品。然而,科研转化这条路要历经千山万水,从对赞助企业的遴选,到对技术难点的突破,以及后续的长远发展都需要倾注大量心血。

  为了让试剂盒尽善尽美,王宏林团队不仅自主研制出了被国外垄断的抗体,还派出了团队中的两名高级技术人员外聘到合作公司进行技术指导。每逢签约等活动,王宏林都会出席并做产品报告。“专利转让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要对专利的后续开发持续跟进,一想到生产出的试剂盒未来可能全国人民都会使用,我就不敢怠慢,我要为自己的科研成果代言。”王宏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