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联合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了“上海市级医院临床创新奖”,以鼓励和调动市级医院医务人员临床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临床研究和创新成果更好惠及百姓健康,支持本土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发挥这些临床创新成果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本版自今日起开设“上海临床创新案例展示”专栏,邀请“上海市级医院临床创新案例”的获奖者分享获奖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成效亮点与未来展望。
□ 本报记者 吴风港
近日,一项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征医院)史建刚团队报送的“脊柱脊髓微环境重建外科技术体系创建和原创器械的应用和推广”项目入选“上海市级医院临床创新奖”优秀案例,并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团队长期致力于脊柱脊髓疾病研究,在国际上首创了“脊髓原位减压”理论,发明了骨化物复合体前移术(ACAF),为脊椎疑难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中国方案”,推动了我国疑难脊椎疾病诊治能力的进步。
点燃科研斗志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一种由于人体后纵韧带逐渐发生骨化,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从而引发肢体感觉异常、运动障碍以及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疾病。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手臂麻木、下肢无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是脊椎疾病中最危险的疾病,且发病率较高,在东亚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0%~4.6%,当前我国约有4000万OPLL患者。
2002年,史建刚接诊一位四肢麻木,无法正常行走的OPLL患者。在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后,患者得以恢复行走能力,但手臂麻木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反而有加重趋势。“我的手还是非常麻木,经常难受得整晚睡不着觉。”在术后康复过程中,患者这样告诉他。这让史建刚的内心五味杂陈。“有没有方法可以在解决患者疾病的同时消除并发症?”带着这一疑问,史建刚选择在第二年赴美访学,试图找出答案。
2003年圣诞节,即将赴中国教学的美国教授邀请史建刚到家中做客。晚餐时,美国教授的母亲询问儿子为何要去中国。“我要去中国教中国医生如何开刀,因为他们不会开刀。”美国教授的回答深深刺痛了史建刚的心,他说:“虽然那时我们的技术确实落后,只能向美国人学习。但作为一个中国访学者,我心有不甘。”在后来的进修中,史建刚顺利掌握了新技术,并将新技术带回国内。然而,这些技术并未产生奇效,患者苦于并发症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随着研究的深入,史建刚发现,传统手术之所以并发症多,是因为其核心是切除骨化物,但骨化物在生长过程中会粘连神经,因此传统手术往往无法彻底切除,这就是术后并发症多且容易复发的原因。“这是4000万OPLL患者的困扰,我们医生一定要有决心,创造属于中国的技术。”史建刚说。
变“切割”为“利用”
既然使用切除的方法有诸多弊端,能否另辟蹊径,换一种方法实现为脊髓和神经根减压的效果?思路一变天地宽,史建刚团队随即提出了新的“解题思路”——“脊髓原位减压”理论。他们将骨化物、神经和椎体视为一个复合体,通过移动复合体位置,使其在不损伤神经的前提下不再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从而达成治疗效果。
为了验证思路,史建刚带领团队做了近三年的解剖研究。“我记得一开始做研究的时候,我和学生们早上7点就到解剖教室,由于解剖服很贵,大家为了节省资源都选择中午不吃饭,一直研究到下午4点。”史建刚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扎实的解剖研究,史建刚团队充分了解了脊椎上的每一条神经,每一块肌肉,每一根韧带,验证了新的“解题思路”的可行性。
基于此,史建刚团队自主设计出了科学可靠的骨化物复合体前移术(ACAF),该术式将骨化物和椎体视为复合体结构,使用配套研制的椎间融合器、钛板、专用螺钉等手术工具,对复合体进行反方向(与压迫方向相反)提拉并融合,提拉起的复合体可作为自体骨参与颈椎重建。ACAF技术既可在解除骨化物压迫的同时规避切除骨化物所带来的风险,还能减少减压不彻底、脑脊液漏、脊髓损伤和C5神经麻痹等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万事开头难。时至今日,史建刚依然对ACAF引入临床的过程中出现的第一位患者记忆犹新。史建刚介绍,那是2016年2月他遇到的一位盲人患者,手是他与这个世界沟通的第二扇“门”,但是OPLL正在让这扇“门”逐渐关闭。“我的眼睛瞎了,如果我的手指也不行了,活着就没有意思了。”患者的话令史建刚内心泛起涟漪,但是考虑到患者是盲人,他还是为患者选择了当时相对安全的传统手术。
术后三个月,患者再次找到史建刚,情况与2002年四肢麻木的患者如出一辙,但这一次,史建刚手里握着ACAF这把“新武器”。然而,为盲人患者行ACAF手术的后果是未知的,踌躇之际,患者的一席话打消了史建刚的顾虑。“我非常渴望与世界沟通,请救救我,就算术后我死了也与医生没有关系,我愿意签‘生死状’。”
首例ACAF手术完成。在后续对患者的随访过程中,史建刚发现ACAF不仅治愈了患者的OPLL且无并发症发生。相比于传统手术,ACAF产生了颠覆性的效果。
“手术的成功令我非常振奋,不仅因为这是一次临床上的重大突破,更因为这是用我们中国自己的技术,解决了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解决不了的问题。”史建刚表示,“目前,无论是上颈椎严重后纵韧带骨化,或者骨化达齿状突基底等危险情况,我们都有相应的技术可以应对,帮助患者摆脱痛苦。”
重塑微环境
临床上的成功推动着史建刚团队对技术进行深度研究和拓展。随着病例越来越多,一个重要现象被史建刚团队发现。“手术做完后,我最担忧的就是对复合体进行转移后,骨化物是否还会生长。但是通过对不同时期患者的随访发现,骨化物转移后不仅没有继续生长,反而转变成了一个正常的组织,成为了脊椎正常的组成部分并且强壮了整个脊椎。”这个发现令史建刚非常惊奇。“就像把逐步长大的肿瘤细胞换个位置后,肿瘤细胞不仅不长了,还变成了良性组织。”从随访结果看,ACAF把将患者的病理状态变成了生理状态,实现了对疾病的根治。出乎意料的效果让史建刚再次思考,试图从中找出根治疾病的核心因素。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使我恍然大悟,根治疾病的核心在于重塑微环境。”史建刚告诉记者,实施ACAF手术需要打开椎体,椎体里的骨松质会释放大量造血细胞,为新的微环境赋予大量骨源性因子,这些骨源性因子不仅会对新的微环境进行重塑,还会对骨化物周边组织产生良性影响,使得骨化物从恶性状态转变为良性状态。
该研究成果登上美国骨科顶级期刊《骨与关节外科杂志》,被美国著名专家Eric Carman称为“让人惊喜的上海技术”。研究团队还研发了ACAF技术配套器械和内固定系统,获批2项国际专利、5项发明专利和2项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Ⅲ类),推动了我国脊柱外科的发展。
此外,史建刚还将专利转化的1000万元费用无偿捐献给海军军医大学,激励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微环境技术提出后,可为增生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也许可以扩展到肿瘤治疗中。”史建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