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健康报社主办的“合理用药·中国行动2024年度经验交流大会”的绩效考核分会场上,与会专家围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引导医院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话题展开讨论。
强化药事管理
驻科药师大有可为
“即使改变了传统的药学服务模式,临床药师蜻蜓点水式地下临床查房,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药师服务状况,更无法全程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临床一线需要升级药学服务能力,培养懂医精药的驻科药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秦净认为,我国应建立以驻科和药品分类为导向的专科临床药师服务体系,根据临床需要和药物分类定位临床药师专业,让临床药师成为临床治疗团队的一员,协助医师开展合理用药、医嘱重整等工作,协助护理人员按医嘱给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方案,指导护理人员做好药品请领、药品保管、药品正确使用等药物治疗工作。
秦净介绍,该院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驻科药师的探索,构建了全质量管理下的驻科药师工作模式。具体举措为:一是打造驻科药师闭环服务模式,二是建立医院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体系,三是实施保证患者合理用药七大举措,四是构筑具有特色的合理用药网络,五是开展从住院到门诊、社区、居家的全程药学监护慢性病治疗药物管理体系。
紧抓核心
提升抗菌药物管理效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蔡伟认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指挥棒”,是提升药事管理能力和药学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可助推医院建立更高的合理用药标准,满足多元的药学服务需求,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为此,医院要以更高的药品调剂效率、更科学的药品管理体系、更完善的流转监测评价体系、更智慧的互联互通系统,实现高质量药品保障;借助信息化手段,发挥临床药师合理用药管理作用,提升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水平;通过组建疑难重症科室多学科团队,搭建精准用药服务平台,开设药学门诊,提供居家药学服务,开展药学科研工作,从而不断提供创新型药学服务;构建高效科学的用药安全管理体系,明确部门责任、目标,让全院全员共同参与,以多学科协作推进合理用药;培养一专多能的高层次药学人才,打造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团队,开展高水平临床药学科研。
促进协同
实现高质量发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潘宇表示,药事管理与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协同。为此,医院一要全流程考虑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等,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二要创新药学服务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合理用药为核心,驱动药学服务模式更加多元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三要实现角色转变与打造人才梯队,不断以需求为导向强化药师功能,让药师在药事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四要建立多学科联动机制,持续优化药事管理策略,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五要强化合理用药教育,开展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认知和管理能力,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六要以信息化为支撑提高管理效率,完善信息平台,让数据为药品监管决策提供支撑。
目标导向
探索医药共建管理模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魏国庆总结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药学相关指标的意义。他表示,以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基本药物采购和使用、辅助用药药占比等多维度指标取代单一的药占比指标,可避免“一刀切”的现象;以绩效考核指标为指引,加强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引导医院规范药品采购和使用,促进合理用药;将每百张病床药师人数纳入考核,把传统的药学工作重点由“药”转向“人”,进一步明确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主体地位。公立医院应完善绩效考核管理指标,探索医疗、药学共建的合理用药管理模式。
近年来,该院建立起常态化合理用药管控措施,开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下的药事管理。一是强化目标管理,提升抗菌药物合理规范应用水平。针对重症需求、细菌耐药、观念误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等现状,医院通过成立抗菌药物科学使用管理团队,强化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制定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专科化目标值,实施临床药师责任制,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培训,让医院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的合理用药指标获得满分。二是深化处方点评,多方位规范临床用药。医院对处方医师实行了不合理用药“驾照式”扣分。三是加强基本药物和集采药物、重点监控药物管理。医院不断优化药品目录,全面执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
该分会场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协办,强生创新制药公益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原副院长陈尔真致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学部主任卞晓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吴文辉、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范国荣主持会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主任赵志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夏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李頔参与讨论。
(杨金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