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024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96亿人,占总人口的21.1%。《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绝经后期已成为女性生命中跨度时间最长的阶段。在此背景下,老年女性的生殖道健康问题尤其是生殖道感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期邀请妇产科领域专家就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新理念进行介绍。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主任 杨清
多因素引发老年性阴道炎
老年女性生殖道感染(以阴道炎最为常见)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
一方面,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雌激素对维持女性生殖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水平下降会导致阴道黏膜变薄、萎缩,阴道内pH值增高,局部抵抗力下降,使得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更容易侵入阴道并引发感染。
另一方面,老年女性的全身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退,使得机体对外来感染的抵抗能力下降,患病风险增加。
临床上,阴道炎有很多种分类,常见的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需氧菌性阴道炎和萎缩性阴道炎(即老年性阴道炎)等。
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外阴灼热、瘙痒,阴道分泌物稀薄、呈淡黄色。当感染严重时,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还可呈脓血性。此外,该病还会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及性生活困难。如出现这些症状和体征的集合表现,即为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
临床上通常采用阴道分泌物镜下检测来明确老年性阴道炎的病原体。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病原体,可能需要进行病原体培养以明确种类。
常规治疗无法解决复发难题
对于阴道炎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仍以针对各种病原体的口服或局部抗菌药物为主。例如,针对细菌性阴道病,常用的药物是硝基咪唑类药物;针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常用的药物是唑类抗真菌药物;针对需氧菌性阴道炎,常用的经验性抗菌药物包括克林霉素和头孢类药物。
尽管常规治疗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有效控制阴道炎症状,但不可否认,常规治疗方法无法解决老年性阴道炎复发率高这一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抗菌治疗虽能在短时间内杀灭致病菌,但不能恢复阴道内的微生态平衡。
双管齐下可降低复发率
阴道微生态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主要包括女性周期性内分泌调节、阴道内菌群的自我调节、生理解剖结构及机体的自身免疫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阴道的微环境。
阴道微环境中的雌激素可促进阴道上皮细胞的增殖、成熟以及糖原沉积。正常女性的阴道微环境中,乳酸杆菌是主要的优势菌群,不仅能维持阴道内的微环境平衡,还具有预防感染的功能。乳酸杆菌将由α-淀粉酶分解糖原产生的小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乳酸,维持阴道内的酸性环境(pH<4.5),同时抑制其他厌氧菌的生长,进而维持阴道黏膜的免疫功能。
当阴道微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时,致病菌不能被有效抑制,进而异常生长并引发各类女性阴道疾病的发生。此外,传统的抗菌治疗虽能在短时间内杀灭致病菌,但也会对阴道微环境中的正常菌群造成破坏。
近些年,重塑阴道微环境逐渐成为临床上治疗阴道炎的目标之一。研究表明,雌激素制剂能够刺激阴道上皮增厚,促进损伤黏膜修复和乳酸杆菌定植,从而达到改善阴道微环境平衡的目的。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混合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需氧菌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等临床指南或共识均推荐,对于老年性阴道炎,在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同时,可局部补充雌激素以增加阴道上皮糖原蓄积,将抗菌和修复相结合,双管齐下进行治疗。相关指南和共识还给出了临床常用的阴道雌激素制剂,如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雌三醇乳膏、结合雌激素软膏、普拉睾酮阴道栓等。
基于上述理念和推荐,对于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临床医生除使用针对病原菌的各种抗菌药物外,还需要考虑雌激素水平低这一问题,联合使用雌激素制剂和抗菌药物。
总的来看,当前,老年女性面临的萎缩性阴道炎、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等健康挑战日益凸显。要有效应对上述挑战,需要临床医生从预防、诊断、治疗等多层面入手,秉持维护阴道微生态环境动态平衡的新理念,合理使用药物,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实施跨学科的综合治疗方案,如此才能有效降低阴道炎的发病率与复发率,显著提高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