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 赵荣生 主任药师 杨丽 副主任药师 应颖秋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遏制耐药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临床药师要积极参与抗感染治疗,落实处方审核和点评要求,促进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规范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优化抗菌药物使用结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提出,头孢菌素使用前无需皮试。头孢菌素原液皮试不仅不能有效预测速发性过敏反应,还会造成抗菌药物滥用,增加医药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目前,国外多数国家都不进行头孢菌素皮试。有关头孢菌素皮试的问题虽然已开展了多项研究,但皮试结果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仍未得到明确验证。在国内,各个医疗机构头孢菌素皮试现状差异较大,皮试实践较为混乱,大部分医疗机构都进行头孢菌素皮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药师策划并开展规范头孢菌素皮试的系列干预研究,旨在探讨取消头孢菌素常规皮试的可行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抗菌药物使用结构,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设计定性研究主题
处方行为属于社会行为的一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使用行为模型或行为理论来确定处方开具者处方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可行的。客观能力、机会、主观动机行为模型(COM-B),将影响人行为的因素分为客观能力(生理和心理能力,如从事有关活动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机会(物理和社会机会,如环境资源和社会影响)和主观动机(反射性和自发性动机,如习惯过程、情感反应以及分析性决策)三大类。基于此,医院结合COM-B模型中关于影响行为的三大因素,设计定性研究的访谈提纲,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访谈结果分析提炼出影响医生头孢菌素皮试处方行为的主题,再从医生的角度开发一种可行的定量调查问卷,为后续开展影响医生头孢菌素皮试处方行为因素的定量研究提供工具。
临床药师对10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医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定性研究确定了3个影响医生头孢菌素皮试处方行为的主题,即能力、机会和动机因素。能力因素包括2个副主题:头孢菌素皮试预测价值的认知情况和院内皮试相关文件的知晓情况。机会因素包括4个副主题:科室常规要求或护士干预、患者意愿或要求、上级医生经验传授、皮试制度或指南缺乏。动机因素包括1个副主题:自我保护心理。
分析处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临床药师将问卷发放至各临床科室,共回收问卷271份,回收有效问卷261份,有效回收率为96.3%。受调查者中,普遍进行头孢菌素皮试筛查的医生占78.2%。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院内皮试相关文件知晓情况、科室核心组经讨论后一致规定做皮试的情况、以护士为主导建议或要求做皮试的情况,以及上级医生经验传授需要做皮试的情况,可能是影响医生头孢菌素皮试处方行为的主要因素。头孢菌素皮试制度或指南缺乏是独立于主观因素之外,但仍会影响医生皮试处方行为的客观事实。对医生主观影响因素排序开展的描述性分析显示,皮试制度或指南的缺乏作为影响医生头孢菌素皮试处方行为的因素排在第6位,具有一定意义。
对进行皮试的医生主观影响因素排序开展的描述性分析表明,避免医疗纠纷等自我保护因素是仅次于科室因素的第二大主观因素。83.3%的医生表示他们普遍进行头孢菌素皮试筛查,有出于自我保护的顾虑。这一结果对于探讨医生头孢菌素皮试处方行为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医生头孢菌素皮试处方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改善该处方行为需要从多角度出发,制订头孢菌素皮试相关的制度或指南对规范医疗机构皮试实践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在其指导下,医疗机构内部自上而下应贯彻标准化操作流程,还要推动各科室核心组取消头孢菌素皮试普遍筛查,并加强皮试专业知识培训以及法律风险知识普及,再通过提高院内皮试相关文件的可获得性,最终实现头孢菌素皮试实践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临床药师作用凸显
医院建立了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团队,制订了多维度、多途径的干预措施,包括数据监测、更新皮试规范、宣传与培训、点评反馈等,从而促进头孢菌素皮试规范化项目的落地。
具体措施包括:联合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更新院内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实施办法;每月监测全院各科室头孢菌素原液皮试相关数据;针对重点科室进行线下或线上培训,由相应专业的临床药师及抗感染药师到科室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在全院举办医务讲堂,主题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中纳入头孢菌素原液皮试相关内容;在护理部例会中培训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相关内容;制作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宣传海报,并张贴于病区治疗室,便于护士理解及标准操作;开展头孢菌素皮试专项点评,并经过医院院周会、重症质控平台、全院单病种反馈会等契机反馈点评结果,同时宣讲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指导原则。
数说
85%~89%
头孢菌素皮试规范化项目实施后,医院的皮试例次、皮试率、头孢菌素原液消耗量均显著下降,降幅为85%~89%。
1197小时
项目实施后,按每次皮试及监护30分钟计,皮试操作共减少2393.26次,节约了1197小时。
5万元/月
项目实施后,未取消皮试前用于皮试的药品费用约5.7万元/月,取消后约0.7万元/月。
82.52%
项目实施前,医院头孢菌素使用强度每月下降22.83%;干预后的第1个月,头孢菌素使用强度上升了82.52%。与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实施头孢菌素皮试规范化项目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整体下降趋势明显。
0.0332%、0.0319%、0.0254%
2019年至2021年,医院头孢菌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依次为0.0332%、0.0319%、0.0254%,并未因皮试取消而增加。因此,通过规范化管理,头孢菌素的皮试例次、皮试率和消耗量均显著下降。在总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的同时,头孢菌素使用强度较之前大幅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结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增加,表明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头孢菌素皮试规范化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作为北京市药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于2021年11月19日发布了《北京市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操作规范(试行)》,对推动我国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指导原则落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