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芳 实习记者 吴倩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当天,某著名在线购书网站的医学类儿科学图书畅销榜榜首,是一本关于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科普书。榜单前10名,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类书籍占了3席。这样的排位暗合着愈来愈清晰的事实和急切的呼唤:关注孩子的“心病”,刻不容缓。
流调结果:17.5%意味着什么
“从上小学开始,几乎每天丢东西,现在已经小学高年级了,情况丝毫没有改善。”近日,家住北京的陈女士在一次聚会上吐槽起儿子。除了丢三落四,上课、写作业精力不集中,小动作特别多,脾气越来越火爆,成绩也每况愈下……对陈女士的描述,家有熊娃的景象让不少席间家长颇有共鸣。
“要不要带孩子去看看医生?你说的情况有点像多动症。”聚会解散后,一位家有孤独症患儿的朋友悄悄建议。“多动症?不会吧?”陈女士心里打起鼓来:儿童精神疾病不应该是个极低概率事件吗?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在全世界范围,这个数字相对较高。”著名儿童精神卫生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郑毅教授介绍。
郑毅援引的数据,来自我国首个全国性的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该流调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和重性抑郁障碍是我国儿童青少年中流行率最高的精神障碍,流行率分别为6.4%、3.6%和2%。相关流调报告今年5月发表在学术期刊《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杂志》上。
17.5%意味着什么?郑毅说,意味着在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甚至高于成人。
隐匿背后:无知误判常酿苦果
“发现孩子发热咳嗽,绝大多数家长会带孩子就医。”郑毅直言,“但原来安安静静的好孩子现在爱自言自语,原来活泼爱笑的孩子现在沉默低落,老师家长却很少先往孩子生病方面想。”
郑毅想起自己刚从医时遇到的案例:一名中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讲,不时地自言自语自笑。往日的尖子生怎么也调皮捣蛋了?老师发现后就让该生罚站。罚站后,学生依然不改。老师一着急,就跟学生推搡起来。“孩子被推后又喊又叫又哭又闹,后来在我们医院确诊了精神分裂症。”郑毅回忆,当时学校和家长都请他给个意见:孩子的病是不是老师“打出来”的?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老师当然是冤枉的。“但悲剧的发生对老师也是个警醒,这孩子异常了,不要觉得就是学坏了。为什么不先考虑孩子可能是心理上出了问题?”郑毅表示,社会认知不足,由此导致对异常情况的误判而酿成悲剧,这样的情况在他此后多年的从业生涯中屡见不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医师、儿科专家何凡发现,临床中,患儿异常的发现主要有3个渠道:家长、校方、孩子自己。“比例大概各占1/3。”何凡说,校方和家长关注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因为孩子成绩下降、上网成瘾、有自伤行为、人际关系改变等社会功能改变。而患儿的主动发现、就诊,则更多基于个人感受。“这些患儿的症状可能并不是那么重,但是感觉很痛苦,愿意积极地寻求专业帮助。”何凡在接诊中发现,这类患儿来院之前大多从网上寻找相关量表、问卷进行过自测,对精神疾病的认知也比较客观,病耻感相对较低。“我们在整个临床过程中发现,这一部分孩子的干预效果也非常好,无论是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还是联合治疗,效果都更为理想。”
纠偏解压:消弭无力感是系统工程
采访中专家谈到,也有一些病情较重的患儿病耻感较强。这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儿童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多了。“在网上一查,孩子发现自己所患疾病预后很差、复发率高,自卑感和绝望情绪很快就出来了。”何凡表示,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更要做好心理治疗、科普宣教。要给予孩子更多爱心、关心,以此走进孩子的心灵,洞察问题于微时;在治疗中要多些耐心、信心,配合实现早诊早治;在孩子复学、回归社会等过程中要付出同理心,确保孩子顺畅回归、减少复发。“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联动、全社会支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医师、儿科专家陈旭举例,很多孩子治疗见效后还要巩固维持一段时间,但有的家长很着急、不配合,稍一见好就马上停药,“怕药吃多了把孩子脑子吃坏”。结果几个月后,孩子病情复发。“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每当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无力。”陈旭坦言。
复学也是一个难过的坎儿。“患儿急性期一过,很多家长就着急张罗复学。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希望任何一个孩子休学。但行稳才能致远,对于一些患儿,复学之路其实是漫长的,操之过急容易导致康复进程不进反退。”陈旭表示,此外,家庭、学校、社会还要为孩子的复学准备顺畅的承接路径和足够的承接能力。
时至今日,仍有人认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是个谎言。某儿童教育畅销书作者甚至声称:“把药片扔进垃圾桶是治愈疾病的开始。”对此,郑毅表示,反科学的言论提示,相关科普还需要做得更广泛、更深入。但目前,中国合格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不足500人。一位受访儿童精神科医生表示,自己每天光看病就已经应接不暇。
“即使如此,我们还在不遗余力做科普。只要是去学校讲课,多忙我们都去。但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何凡和陈旭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试点了全社会联动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服务机制,为患儿痊愈构建起全链条的生态系统。这样的探索让人欣慰。期待更多地区、部门都行动起来,为孩子拂去内心的阴霾,点亮一片晴空。
链接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的节日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心理专家表示,虽然社会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不断成熟,但良好的家庭教育仍是化解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良方”。面对青少年的一些“小情绪”,家长如果能够早识别、早干预,就能防患于未然。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预防精神心理障碍的最佳方式。专家提醒,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土壤”。父母保持融洽的夫妻关系,可以为孩子营造舒适的成长环境;在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孩子会向父母敞开心扉、倾诉烦恼,及时化解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