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自从进入更年期,入睡就变得很困难。她听说中医有一种音乐疗法治疗失眠有效,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就诊。
现在,李阿姨逢人就说:“真神了!每天晚上睡前听大夫推荐的音乐,不知啥时候就睡着了。不用打针、不用吃药就能治病,你说神不神?”
为什么听音乐能治病?听什么样的音乐能治病?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 温玉
宫商角徵羽作为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五音不仅能形成优美的旋律,还可以治疗疾病。古人云:“百病生于气,止于音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自身脏腑之气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五音疗法
古已有之
《吕氏春秋·古乐》云:“昔陶唐氏之始……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原始歌舞实际上就是一种音乐运动疗法。
《灵枢·邪客》指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将五音与人的五脏相对应进行分析。“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徵,脾在音为宫,肺在音为商,肾在音为羽”,五音与中医五行学说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中医五音疗法的雏形。
后有《乐记》对音乐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把五音的基本理论确定下来。后代医家按照临床经验,通过闻五音调五脏,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曲抚人心
乐为良药
五音有着不同的治疗效果。
角音,对应肝木,其音悠扬、流畅。肝气郁结、情绪抑郁之人聆听角音能疏肝理气,使心情逐渐开朗,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肝气得以舒展,气血顺畅运行。
徵音,属心火,其音热烈、欢快,可振奋心阳。徵音对心气虚、精神萎靡者有鼓舞之效,能让人重拾活力与激情,仿佛在炎炎烈日下感受生命的蓬勃力量,可增强心脏功能,改善精神状态。
宫音,和脾土,其音浑厚、庄重,能健脾和胃,促进消化吸收。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宫音犹如肥沃的土地滋养万物,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商音,配肺金,其音清脆、高亢。对肺气不宣、咳嗽气喘者,商音可清肺降气,调节呼吸功能,宛如秋风扫过,带走肺部的浊气,恢复肺气的宣畅与清肃。
羽音,纳肾水,其音轻柔、细腻,可滋补肾精。对于肾阴虚、腰膝酸软者,羽音如清泉润泽肾府,有助于强筋健骨、宁心安神。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如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等合拍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和共鸣,从而对人体起到调治作用。
“以情治情”
综合评估
在临床上,中医五音疗法应用广泛,尤其对情志疾病、失眠、高血压、肿瘤等疾病有显著治疗效果。中医将人的正常情志活动概括为怒、喜、思、悲、恐,即五志,其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在用五音治疗情志疾病时,可依据五志相胜的原理,“怒胜思,喜胜悲,思胜恐,悲胜怒,恐胜喜”,即“以情治情”。
举例而言,如果一个人思虑太过,容易伤脾,肝木克脾土,而角音对应肝木,此时播放角调式乐曲,可以促进全身气机的宣发、畅通,缓解忧思、焦虑情绪。代表曲目有《春风得意》《鹧鸪飞》等。如果一个人急躁易怒,肺金胜肝木,而商音对应肺金,此时播放商调式乐曲,可以促进全身气机的收敛,调节肺金的宣发与肃降,缓解愤怒情绪。代表曲目有《将军令》《阳春白雪》等。
但是,临床疾病病机复杂,涉及脏腑较多,需要综合评估。如中医认为高血压病位在脑,与肝、肾两脏关系密切,若将流畅舒展的角音与轻柔悠远的羽音相结合,则有利于调节肝肾功能,从而防止血压波动。
注意事项
虽然五音疗法是一种安全的自然疗法,但在实践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个体差异: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反应不同,因此在选择音乐时应考虑个人的喜好和体质。
2.适度聆听:长时间聆听同一种音乐可能会导致听觉疲劳,因此应合理安排聆听时间。
3.专业指导:有特殊病情的人群在进行五音疗法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或音乐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