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刘同柱
近年来,安徽省人口呈平稳发展态势,但仍存在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群众生育意愿降低、晚婚晚育现象增多、人口老龄化加剧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安徽省积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优化托育服务,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减轻生育养育负担,提振群众生育意愿。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生育支持措施。一是坚持高位推进。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对人口工作作出指示批示,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人口工作,对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进行部署。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安徽省优化生育政策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
二是坚持协同联动。加强卫生健康、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建、医保等部门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增强人口工作合力。
三是坚持考核引领。将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情况纳入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坚持各市党委、政府每年向省委、省政府报告人口工作情况制度,推动工作落实。
强化政策支持,激发群众生育意愿。一是做好调查研究。组织开展《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效果评估,了解三孩生育政策实施效果和最新进展,进一步摸清人口底数,掌握人口工作具体实践中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是完善支持政策。省卫生健康委等7个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政策的若干举措》,从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以及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等方面全方位加强生育支持保障。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全省各地集中开展“倡导新时代婚育文化”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解读中央及安徽省的优化生育政策措施。
强化普惠托育,缓解群众养育难题。一是加强托育服务供给。落实城市居住区配套建设托育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和验收标准,支持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鼓励社区利用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以委托或购买服务方式举办托育机构,加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
二是积极推进普惠托育。继续将托育服务纳入省民生工程,加强普惠托育机构建设。
三是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和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创建,积极组织各地申报国家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
强化服务保障,提高优生优育水平。一是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全省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创建活动,加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临床服务能力建设。
二是提升母婴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孕产妇死亡“日统计、周分析、月通报、季评审、实时约谈”五级质控机制,制定《安徽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评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建设,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三是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制定《安徽省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实施方案》,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推动新时代人口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将从以下3个方面着力。
在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上狠下功夫。一是提高认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工作的重要论述,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注重实效。结合安徽省人口发展态势和发展优势,细化工作举措,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在经济上,通过发放育儿补贴、给予住房福利等手段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升婚育意愿。在服务上,通过优化休假制度、加强生育保障、增加托育服务供给等,减轻生育养育负担。在文化上,采取多种方式,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婚育观。
三是动态监测。持续开展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依托安徽省全员人口数据库,加强部门协同,实现人口服务基础信息融合互通、动态更新,跟踪研判生育形势和人口变动趋势。
在提升托育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一是保增量。要锚定目标,层层分解,积极拓展公办托育、社区托育、用人单位托育、家庭托育等多种模式,确保全省2024年末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1个。
二是调结构。继续开展安心托幼托育服务行动、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行动、公立医疗机构托育点建设,开展普惠托育机构评估,大力推动医育结合。
三是优环境。充分发挥卫生健康部门托育服务牵头单位的作用,协调各相关部门落实好托育服务用地保障、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税费优惠等支持措施,优化托育服务营商环境,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托育机构建设。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公办托育建设项目,积极增加项目储备,提升项目申报质量和效率。
四是树品牌。以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为载体,及时总结经验,围绕完善支持政策、扩大服务供给、推动创新融合等方面,鼓励和支持示范县区、示范机构和爱心托育用人单位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打造一批托育服务品牌。
五是保安全。加强安全监管,与公安、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和消防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落实安全监管主要责任,压实托育机构安全发展主体责任,牢牢守住安全健康底线。
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上狠下功夫。一是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优化生育政策宣传活动,营造支持生育、促进生育、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的社会氛围。
二是开展健康家庭建设,支持计生协建立家庭健康服务阵地,依托家庭健康指导员组织开展活动,推动健康成为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是针对相关政策,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及时回应关注度高的问题,正确引导公众预期,形成全方位、多样化引导态势,营造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良好氛围。